作者/臺北榮民總醫院 骨科部關節重建科 蔡尚聞醫師
來源/骨科線上


保膝手術,又名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High tibial osteotomy, H.T.O.),是近期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熱門手術治療選項,病患能夠保留自己的膝關節、不需要換人工關節又能改善症狀,至於矯正手術怎麼做?怎樣能“保住膝關節”?又是怎樣的病患適合保膝手術?
 

為什麼要矯正?原理是什麼?

 

膝關節退化常見發生在內側,隨著關節磨損的程度增加,膝關節角度會越來越呈現 O 型樣貌,這樣的變化會使得下肢承受重力的狀態更加落在內側關節軟骨,導致明顯的疼痛症狀!

 

外側軟骨通常比內側軟骨要來得完整而健康,所以手術的目的就是把受力的角度從內側轉移到外側,讓狀態較好的外側軟骨來幫忙承擔(讓內側軟骨多休息!),除了改善症狀,也要減緩內側軟骨磨損的速度!

 

手術怎麼做?三步驟!

 

 

高位脛骨截骨手術步驟
 

(一)截骨

截骨

近端小腿骨(脛骨)做出一個斜向的截骨切線。

(二)矯正

矯正

根據手術前 O 型內翻的角度,將截骨切口撐開至預定欲矯正的角度,此時膝關節的角度比起手術前會呈現較為 X 型外翻的樣貌,當膝關節軸線呈現 X 型外翻時,外側軟骨的承重比例將顯著增加,而內側軟骨的承重比例將顯著降低。

(三)鋼板固定

鋼板固定

小腿骨(脛骨)內側撐開後會使用骨頭(自體骨、異體骨或是人工骨)支撐撐開的空間並以鋼板固定。

 

術後要做什麼復健?


手術後病患需注意的事情相當簡單,只有一項,就是病患手術後須使用拐杖、患肢部分負重約六週的時間,等到 X 光片截骨處有明顯癒合進度即可改成完全負重且不用拐杖。

因為矯正手術完全沒有牽涉到關節內構造,手術後的膝關節的角度活動和姿勢完全沒有限制,在手術後疼痛的狀況也要比人工膝關節置換來得不痛許多。
 

怎麼樣的病患適合做截骨矯正手術?

 

既然手術聽起來這麼簡單,為什麼不要每個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都接受保膝手術就好?因為這樣的手術並未臻完美,矯正手術執行了有效的矯正軸線(realignment)的目的,但是卻沒有做到關節表現的處理(resurfacing),所以已經發生的軟骨磨損、不平整的介面以及滑膜炎並不會有顯著程度的改變,能夠達到部分但卻不是完美的症狀解除。


人工膝關節置換能夠相當有效的解決疼痛面向,但是對於功能需求高的年輕族群(例如:53 歲男性勞工、早發退化性膝關節炎)不滿意度可能較高,源自於人工膝關節的設計無法完美的重現原本的膝關節最自然的活動狀態,另外,人工關節有其使用年限,越年輕、活動度越大的患者可能縮短關節使用年限,而需面臨再置換手術的可能。

所以在這樣年輕族群的退化性關節炎,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扮演的角色,除了減輕病患關節炎的症狀、保持原有膝蓋自然的活動和功能狀態,更重要的,是爭取更多的時間,延後需要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年齡,或是如果保養得宜,有機會不用換人工關節。

 

結語


保膝手術手術的本身並不困難,成功的關鍵在正確的手術適應症:

(一) 年輕、功能需求高

(二) 典型關節炎症狀以及 X 光退化證據(膝關節內側關節面疼痛,而非僅是肌腱韌帶發炎,請見中年族群膝關節疼痛常見原因有哪些?)

(三) 對於手術的治療效果和目的有正確的理解


文章最後更新時間:2022/10/03

醫師檔案



蔡尚聞醫師

現職

  • 臺北榮民總醫院 骨科部關節重建科 主治醫師
  • 臺北榮民總醫院 骨骼肌肉腫瘤治療暨研究中心 主治醫師
  •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 專科醫師
  • 中華民國第十五屆關節重建醫學會 秘書長
 

專長

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骨骼肌肉系統腫瘤治療、骨轉移及病理性骨折治療、一般骨折創傷手術


詳細介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