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為一種亞洲人常見的髖關節疾病,它是在大腿骨(股骨頭)近端的位置,因缺血造成養分供應不足所引發的壞死,依嚴重度可以分為第零期到第四期。一般來說,若病患處於第三或第四期較嚴重的階段,就會建議需要考慮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以下將由臺北榮總關節重建科吳博貴主任與各位介紹,一般醫師會建議幾歲比較適合進行手術。 |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好發年齡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好發年齡,是以 30~50 歲的中壯年族群為主,因此這個年齡層的病友聽到要置換人工髖關節,通常都會十分擔心對未來的行動或功能產生很大的影響,更是會害怕之後可能面臨人工關節鬆脫、或再置換等棘手問題,因此許多人會思考,是否能夠等到年紀大一點,再來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我想有這個考量是正確的,因為我們醫師也會希望病友在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這輩子不用再開第二次,」吳博貴醫師說,不過我們醫師會建議,若您已經是處於第三期或是第四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就應該盡早接受手術。
為什麼會建議盡早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如果您置換髖關節的原因,是因『退化性髖關節炎』所引起的,那麼我們醫師反而會建議先透過保守性治療,盡量等到 65 歲之後再來進行手術會比較好,因為這樣可以降低病患未來進行再置換手術的可能性,但假如病患是因『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而須接受手術,醫療上的建議就將會有所不同。
因為一般而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所造成的疼痛遠大於退化性髖關節炎,於臨床上許多病友甚至是痛到坐著輪椅送來急診室,並且靠止痛藥物也都難以抑制疼痛感。吳博貴醫師分享,「這樣的疼痛要忍個好幾年到 65 歲,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又即使真的能忍,這幾年走路的姿勢也會因為疼痛而一跛一跛的,長期將會影響腰椎、膝關節與另外一側的髖關節,反而造成更為嚴重的問題。」
總結而言,對於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病友,若醫師評估已經到了第三期或是第四期,那就應該要儘早考慮接受手術,千萬不要因害怕而拖延手術,反而會造成其他關節與骨骼更嚴重的影響,而手術後,需要注重日常生活的保養、及維持適當的運動,如此才能夠盡量增加人工髖關節使用的年限、減少未來再置換的可能。
諮詢/臺北榮民總醫院 骨科部關節重建科主任 吳博貴醫師
文章最後更新時間:2022/11/28
醫師檔案
現職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教育部部定教授
- 臺北榮民總醫院 骨科部關節重建科 主任
- 臺北榮民總醫院 骨骼肌肉腫瘤研究中心 主任
- 中華民國骨肉癌關懷協會 理事長
專長
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人工關節重新翻修手術、骨骼肌肉系統腫瘤治療、各類關節炎治療、軟組織腫瘤治療、間葉幹細胞基礎研究、腫瘤冷凍治療基礎研究
詳細介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