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臺北榮民總醫院 骨科部關節重建科 蔡尚聞醫師
來源/骨科線上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最常見的髖關節疼痛原因之一,在台灣,平均每兩個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病患,就有一個是因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影響之所以顯著,是因為這個族群的平均年紀比起髖關節退化要來得更加年輕,僅約 50 歲左右。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成因,主要可以分成原因不明(idiopathic)、酒精性(alcohol)、類固醇(steroids)等,因為髖關節局部的細微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股骨頭無法得到足量的血液、氧氣、養份等供應,就會在局部產生壞死,就是我們俗稱的“蛀洞”。【延伸閱讀:認識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其所造成嚴重的髖關節疼痛,會導致穿褲子、穿鞋襪、盤腿翹腳等日常動作都非常困難,甚至無法久站、長距離行走、搬重物工作,或是連晚上睡覺休息時都疼痛到難以入睡,如果有相關症狀表現,經由休息、減少勞力工作、吃藥、熱敷等方式都沒有改善時,就診接受相關 X 光或是和核磁共振掃描檢查可以確認問題所在。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治療原則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治療原則以及結果的好壞,大部分與缺血性壞死的分期以及壞死的範圍有關。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分成四期:
其中第一、二期是有壞死蛀洞的區域,但是整體股骨頭結構仍然完整沒有塌陷(如下圖),就是我們所說的早期壞死,此時可以藉由許多的非手術治療選項,或是髖關節減壓手術(核心減壓手術),來緩解缺血性壞死所造成的疼痛,更重要的,是避免壞死區域的擴大而導致後續的股骨頭塌陷。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第二期
另外第三、四期就是因為壞死的情況較為嚴重,導致股骨頭有部分或是大規模塌陷(如下圖),此時,使用非手術治療選項或是髖關節減壓手術(核心減壓手術)的效果就會較差【延伸閱讀 “救救髖關節|核心減壓手術”、“核心減壓手術|深度閱讀”】,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在這個階段就會是最主要而有效的治療方式,目標在於快速解除疼痛、恢復行走活動、工作負重等功能。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第四期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之非手術治療選項
“股骨頭壞死不開刀,有什麼選擇?”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非手術治療選項,多數的研究都會針對早期壞死(第一、二期),其原因還是跟預後有關,通常晚期壞死(三、四期)的非手術治療或是髖關節減壓手術(核心減壓手術)的效果通常較差,而在早期壞死且壞死範圍較小的情況下,有機會能夠藉由非手術治療選項成功的緩解髖關節疼痛症狀以及使得壞死區域穩住不再擴大。
至於常見的非手術治療選項有下列幾項: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非手術治療選項,在研究上1-5都會有證據力偏弱的問題,白話一點說,就是這些選項可能整體效果沒有非常強,但是如果是早期壞死,這些治療選項還是值得考慮,可以做為接受髖關節減壓手術(核心減壓手術)後的併用輔助治療。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之手術治療選項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手術治療選項主要有兩種:(1) 髖關節減壓手術(核心減壓手術), (2)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1)髖關節減壓手術(核心減壓手術)
如同先前的文章所提【延伸閱讀:救救髖關節|核心減壓手術】,核心減壓手術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早期(第一、二期)是最主流的手術方式,其作用機轉在於降低股骨頭內的壓力,改善局部血流即供氧狀態,希望能夠延緩甚至避免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6。
髖關節減壓手術,在鑽出一個 0.8 至 1 公分的減壓通道後,目前的研究也朝著我們能夠填充什麼材料或是骨頭進到壞死區域的核心,讓這個區域能夠有更好的骨質血管新生能力,其選項包括:
(2)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合併塌陷(第三、四期)的病患,或是曾經接受過各種保守治療或是髖關節減壓手術但是無法緩解嚴重臨床症狀者,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針對疼痛以及恢復功能的效果通常令人滿意。
雖然這個族群相對年輕,但目前日益進步的人工髖關節材質【延伸閱讀: 人工髖關節材料有哪些|金屬?陶瓷?耐磨墊片?】,能夠逐步符合長期使用的需求。所以我們的考量應該不是“我會不會太早換人工關節?”,而是“我還年輕,因為忍耐而導致的工作生產力、生活品質的損失,以及長期服用止痛藥造成可能的副作用,或許更不划算”。
結論
在診斷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時候,其缺血性壞死分期、壞死區域的位置及範圍大小、是否長期暴露酒精以及類固醇等因素,大大的決定了各種治療方式的結果好壞。
目前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治療,根據現有的證據,仍然以手術為主流。於早期(第一、二期),尚未塌陷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髖關節減壓手術值得一試,至於第三、甚至第四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能夠有效的解除疼痛以及恢復行走負重的功能。
參考文獻
- 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where do we stand today? A ten-year update. Mont MA et al. JBJS-A, 2015.
-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s. Choi et al. Curr Rev Musculoskelet Med, 2015.
- Efficacy of bisphospho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head osteonecrosis. Li et al. Sci Rep, 2018.
- The role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l-Jabri T et al.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17.
- Clinical effect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head osteonecrosis. Li et al. Orthopade, 2017.
- A current review of core decompres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Pierce et al. Curr Rev Musculoskelet Med, 2015.
-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Cohen-Rosenblum et al. Orthop Clin North Am, 2019.
文章最後更新時間:2022/10/03
醫師檔案
現職
- 臺北榮民總醫院 骨科部關節重建科 主治醫師
- 臺北榮民總醫院 骨骼肌肉腫瘤治療暨研究中心 主治醫師
-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 專科醫師
- 中華民國第十五屆關節重建醫學會 秘書長
專長
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骨骼肌肉系統腫瘤治療、骨轉移及病理性骨折治療、一般骨折創傷手術
詳細介紹:請點此
更多知識文章